徐红梅,女,1982年8月出生,副教授,研究生文化程度,自入职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,始终保持着满腔的工作热情,现任烟台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兼自动化专业负责人。徐红梅同志在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,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,甘于奉献创新,深受教师和学生的爱戴和好评。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,她严格要求自己,兢兢业业、脚踏实地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。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篇,高水平EI会议论文1篇,教改论文1篇,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,授权专利三项,荣获校级教学创新比赛二等奖。
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,徐老师形成了这样的一种理念,作为一名高校教师,必须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英语基础、高超的教学艺术、优秀的科研成果和高尚的职业道德。多年来,她也一直以这样的高标准要求自己。“给别人一碗水,自己要有一桶水”。在教学工作方面,她一直潜心学问、刻苦钻研,除了夜以继日的勤奋工作,她的因材施教的工作态度也时刻影响着周围的师生,受到了一致好评。教学中她十分注重教学改革、教学方法研究和教育观念的转变,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学习通、QQ群等积极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,增加与学生的互动,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。主持并参与四项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,并将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高了学习效果,深受学生喜爱,年平均工作量均在300学时以上。
产业发展与工程教育紧密相连,互相支撑,2016 年 6 月,教育部首次提出“新工科”的概念,并先后下发“复旦共识”、“ 天大行动”、“北京指南”等指导性文件,为新工科建设的稳步推进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。“新工科” 理念的出现也为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带来了新思路。她深知人才的培养,教师是关键、是根本,她组织教研室成员积极参与百度、字节跳动等国内知名企业举办的师资培训,并且全部考核合格。
“新工科”建设强调的是产教融合,她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引入课堂教学,深化产学研合作育人,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。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、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,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,建成满足行业及技术最新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。同时以“学习产出为导向”以及培养学生“解决系统与复杂问题”的能力为目标,加强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,深化产学合作、产教融合,行业、企业参与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,共同建设课程、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、推进企业导师进校园计划,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实验教学,同时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活动。
同时“新工科”建设强调学科交叉融合,她在专业方向课的授课过程中探索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模式,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建跨专业项目小组,培养学生跨学科合作学习及科研能力。2018年徐老师申请了我校青年基金重点项目《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前馈 PID 控制参数优化仿真研究》,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,她把问题意识贯穿到教学工作中,精心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、回答问题,形成师生互动、互促的学习局面;其次,引入团队协作的科研方法,她把团队合作、协同攻关的科研工作方法融入到教学实践中。让学生分组学习在课堂上养成共同学习、协作攻关能力,形成合作干事的团队精神。最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能力达成标准,确保学有所成、学而能用。毕业设计和综合设计时她把最新技术进步和理论创新成果理论化、系统化进入课堂,既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、本专业最新知识,又能让老师的科研经历和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,促进教学改革。
在关爱师生方面,她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,用一颗爱子的心关心学生成长,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要关心、关爱他人,教育学生要先学会做人,再学会做事的道理。遇到学生情绪低落,她总会在课后主动与她们交谈、沟通,并鼓励他们树立人生远大的理想和抱负。她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,每逢新教师来校工作,她都会认真地参与听课,真诚、和善地指出不足之处,指导她们成长,帮助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,使青年教师逐渐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。
徐老师常说:“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从事一项自己喜欢的职业,望着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眼睛,一切努力都值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