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器人工程专业简介
本科,基本修业年限:四年。
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:我们学习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相关专业设置,制定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专业课程体系,整合现有的实验室资源,构建完备的机器人专业方向实验和实践教学基地,与相关企业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,开辟了新的适合智能制造的本科生实习基地,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工程学院办学提供更好的办学条件。
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,掌握数学、自然科学和机器人工程专业所需的机械设计、先进制造、自动控制、传感检测、机器人技术、人工智能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,具备典型机器人系统集成、生产制造、调试维护和创新应用等工程能力,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复杂的工程问题,可在机器人生产和应用领域从事机器人系统集成、调试与维护、程序开发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。
主要理论性课程:
人工智能技术、计算机控制技术、工业机器人、机器人传感技术、机器人建模与仿真、机器人学、计算机软件基础、数字信号分析等。
主要实践性教学:
工程实践、机器人工程认识实习、机器人组装与调试实习、机器人感知课程设计、机器人编程实习、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、电路CAD技术综合训练、机器人设计与制作、工业机器人技术综合实训、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运用实训、计算机控制技术综合实验、生产实习、毕业实习、毕业设计等。
就业前景:
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就业,一方面可以从事机器人领域内机器人系统的设计、制造、控制等工作;也可从事机器人系统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、开发、维护及管理工作。在2015年的《机器人产业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中,机器人就业岗位被列为未来十大高薪岗位之一。随着《中国制造2025》和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的提出,我国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,人才供给明显不足,相关技术人才需求很大,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。
自动化专业简介
本专业为全日制本科专业,基本修业年限:四年。
专业培养目标与主要特色:
本专业以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和良好职业胜任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,培养具备自动化专业领域所需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,掌握自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,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、较强系统专门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,受到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,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、系统分析与设计、自动化技术应用与控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基本能力,能在生产过程控制、自动控制工程、检测与自动化仪表、电气工程自动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与设计、控制工程组织与集成及项目研发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。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、创新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。
本专业现设有生产过程自动化方向、电气工程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。
主要专业课程:
电路分析原理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、计算机原理与应用、电机与拖动基础、自动控制原理、现代控制理论、电力电子技术、信号与系统分析、检测技术及控制仪表,过程控制、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等。
本专业现有教师12人,其中:教授2人、副教授3人、讲师6人。博士3人、硕士9人。师资力量充实,结构合理。本专业具有较为完善的教学与实验实训环境,同时建有8个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,以保证学生应用型特色的训练与培养。本专业学生参加各类电子设计、智能车等创新能力竞赛活动踊跃,成绩突出,考研率、就业率良好,深受人才市场欢迎。